笔者最近几年帮助客户税务争议和税务稽查的处理经验总结
发布时间:2023-05-02
来源:中税咨询 浏览次数:
最近几年,国家税务总局及其地方局发起了全国范围的“双打”行动,出现了很多引人注目的大案要案,有相当多的企业深陷其中;另外一方面,目前企业个人的税务社保负担很重,很多企业也缺乏合法合规税务筹划的理念,也难免会产生一些税务争议和税务稽查的情况。
根据笔者最近几年帮助客户税务争议和税务稽查的处理经验,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买卖发票,这在几年前出现的比较多,现在还有好多企业没有处理完,没有现金流,没有实务流。 2. 关联交易,关联方之间提供商品和服务没有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定价 ,突出表现在资金拆借、无偿占用、销售价格不公允等问题
3. 股权转让,股权转让定价不公允、原价划转或者直接对股权转让收核定征收 ,这个问题老李曾经2年前就撰文明确反对,最近已经有主管税务机关开始针对这个问题出手了。
4. 企业法人直接收入不入账,私户收款,直接支出
出现上述问题之后,企业一般短则三月,长则一年都不能妥善处理完成,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,要想过关,代价可能非常大,归根结底,主要的原因是:
1. 一般企业财务人员因为经历和视野所限,即使从事了10多年的财税工作,也未必能够碰到类似的税务问题,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,导致手足失措。
2. 国家税法体系及其复杂,各种税法、条例、细则、公告、文件、函、解读、政策等,非常复杂而且变动频繁,不易掌握,专业难度大。
3. 税务管理干部水平的提升,税务部门加强了对税务干部的理论政策培训,水平提升特别明显,对政策的掌握特别精准,而是说的非常有理有据,让企业不易反驳。
3. 股权转让,股权转让定价不公允、原价划转或者直接对股权转让收核定征收 ,这个问题老李曾经2年前就撰文明确反对,最近已经有主管税务机关开始针对这个问题出手了。
4. 企业法人直接收入不入账,私户收款,直接支出
出现上述问题之后,企业一般短则三月,长则一年都不能妥善处理完成,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,要想过关,代价可能非常大,归根结底,主要的原因是:
1. 一般企业财务人员因为经历和视野所限,即使从事了10多年的财税工作,也未必能够碰到类似的税务问题,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,导致手足失措。
2. 国家税法体系及其复杂,各种税法、条例、细则、公告、文件、函、解读、政策等,非常复杂而且变动频繁,不易掌握,专业难度大。
3. 税务管理干部水平的提升,税务部门加强了对税务干部的理论政策培训,水平提升特别明显,对政策的掌握特别精准,而是说的非常有理有据,让企业不易反驳。
4. 各个地方税务局对很多问题具有自由裁量权,把握控制的标准不完全一样。
这些原因,都为税务争议和税务稽查的处理带来了难度,企业可以像打官司需要律师一样最好请一个税务顾问,他能帮你快速高效最大限度维护你的利益。根据笔者最近几年代理的税务争议和税务稽查案件的经验来看,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1. 事前防范 :企业应该事前做好充分防范,有条件的可以在重大交易重大合同上多问问财税顾问,避免犯错,获得一些好的建议,能够帮你防范很多风险,事半功倍。税务筹划一定要合理合法,不要买发票,要有业务实质,不能跟税法文件直接抵触,否则你就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状态。
2. 事后应对 :如果税务部门找你了,也不必惊慌失措,这个世界上万物相生相克,没有解不了毒,总有一种药能够治疗或者缓解你的病,总能找到一种办法能让你的损失最小化。
3. 加强以税法为基础的沟通: 税务顾问要在企业和税务部门 间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,双方沟通的基础,一方面是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,另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的各种税法政策,为企业自身的税务处理寻找支撑。
2. 事后应对 :如果税务部门找你了,也不必惊慌失措,这个世界上万物相生相克,没有解不了毒,总有一种药能够治疗或者缓解你的病,总能找到一种办法能让你的损失最小化。
3. 加强以税法为基础的沟通: 税务顾问要在企业和税务部门 间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,双方沟通的基础,一方面是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,另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的各种税法政策,为企业自身的税务处理寻找支撑。
4. 充分理解,调整心态: 根据多年跟各地各级税务稽查部门管理干部的经验,要充分理解税务管理部门和税务干部的心态,随着国家税务征管的加强,税务干部的责任也加重,他 们并不就是对企业找茬,为了尽职尽责,对企业可能有严格倾向,是为了避免税务干部税法框架下被追责的风险。
笔者最近几年帮助客户处理的各种税务争议和稽查案例,比如买卖发票,接受走逃失联企业的发票、股权零元转让、企业间大额股权划转、关联方大额挂账资金无偿占用、关联方交易定价不公允、增值税抵扣等等问题,开始的时候税务干部也是非常严格,但每次经过几轮沟通下来,都能让他们充分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困难,应该适用的税法政策,消除他们的担心和疑虑,最终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,让税务干部也能成为学习提高的老师和朋友,让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失。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39-5606-5660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13956065660@163.com。